據知情人士透露,9月11日上午,國家醫保局主導的試點聯合采購在上海召開座談會。
會上介紹了聯合采購要求及細則,并公布了第一批帶量采購目錄,共33個品種,包括已有3家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蒙脫石散、頭孢呋辛酯片等。
▍一致性評價藥品,采購來了
據知情人士透露,本次座談會討論的采購方案,與此前流傳稿的內容基本一致。
根據方案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慶、沈陽、大連、廣州、深圳、廈門、成都、西安11個城市將成為此次的采購地區。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(含視同)的仿制藥對應的通用名藥品中遴選試點品種入手,國家組織開展藥品集中采購試點。
按照“國家組織、聯盟采購、平臺操作”,以聯盟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采購主體的帶量采購。
▍采購量占70%的市場
方案體現了“不分質量層次,唯一中標,70%市場份額”的思路。
根據方案,將拿出試點城市60~70%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,剩余用量的30~40%,各醫療機構仍可采購省級藥品集中采購的其他中標、掛網品種。也就是說,其他企業只能分享剩余30~40%的份額。
可以說,本次國家醫保局主導的帶量采購,把11城市公立醫院70%的市場拿出來,市場誘惑是非常大的,而其目的,就是想通過“以量換價”的方式,推動藥價下降。
▍招采合一,保證使用
方案明確,優先采購國家帶量集采中標品種,確保1年內完成合同用量。各地藥品采購管理部門負責督導醫療機構按量簽訂購銷合同;衛生健康部門監測并定期考核通報醫療機構的實際使用情況。
企業自主選定配送商業,按照協議報庫存備貨,不能保證質量和供應協議量的,要罰到生產企業不能承受的地步。
在回款方面,確保醫療機構及時回款,醫保基金在總額預算的基礎上,按不低于采購金額的30%提前預付醫療機構用于給生產企業付款。
這對于此前藥品招標中,藥企屢屢遇到招而不采、回款慢的問題,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,同時也給中標的企業帶來很大的信心。
▍中標價為醫保支付價
根據方案,以帶量集采中標的價格作為該產品通用名醫保支付標準(統一支付標準)。原研藥和仿制藥價差大的產品,給予2-3年過渡期,逐步實現醫保支付價趨同。
國家帶量采購把試點城市70%的市場給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和原研藥,并以中標價作為醫保支付價。對仿制藥和原研藥來說,機會是均等的,但是仿制藥的價格肯定要低。
此外,方案明確,原研藥和本輪帶量采購的中標價價格相差過大的,需大幅度調整價格,如果價差超過3-4倍,原研藥必須降價。這個要求,將極大擠占原研藥的市場。
醫保支付方式,是國家醫保局通過調動醫院控制成本的動力。這樣,對于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來說,就擁有非常明顯的價格優勢。
▍大降價即將開啟,最高70%
按方案,入圍門檻包括質量入圍和供應入圍,質量入圍原則上已通過一致性評價為標準,供應入圍是考慮企業的生產能力、供應穩定性等。簡單理解,就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和原研藥入圍。
采購方式分為三種:
入圍企業3家及以上的,采取招標采購的方式;
入圍企業2家的 ,采取議價采購的方式;
入圍企業只有1家的,采取談判采購的方式。
1、談判采購的方式,仿制藥優勢最大
根據招商證券的分析,由于只是和原研藥PK,沒必要大幅降價,因此,合適的競爭格局是,國產企業小幅降價(估計10%左右),就能獲得60~70%市場,外資企業退守剩余30~40%市場。
當然,不排除一種可能,外企大幅降價來搶占60~70%市場。這取決于外企跟國內企業的藥品價格差距,如果兩者價格差距原本就很大,那就意味著外企必須大幅降價才能中標。
2、議價采購的方式,新進市場優勢更大
招商證券認為,要分為兩種情況,一種是企業有自己的銷售團隊,原本有一定市場份額的;第二種是屬于市場新進入者,一般是靠招商代理來銷售的。
第一種情況,由于有自己的銷售團隊,需要更多的利潤支撐,這種企業能夠承受20~30%的降幅,降幅若太大的話,就會影響整個團隊。所以,一旦價格降幅過大,他們有可能就會放棄帶量采購。
第二種情況,由于他們的藥品出廠價可能只有終端價的30~40%,因此,降價幅度只要低于60~70%,對于出廠價而言都是上漲的,完全可以接受。
因此,屬于第二種情況的藥企,就占據十分大的優勢,中標的幾率也更大。
3、招標采購的方式,價格大戰
采取招標采購的方式,也就是競價。據招商證券分析,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面臨的降價壓力最大,中標企業的降價幅度估計在70%左右,降價會非常明顯。
伴隨著帶量采購清單消息傳出,昨日,醫藥板塊表現也相當疲軟。無論是滬市、深市還是港股,醫藥股都出現了大范圍的股價下跌。
按照方案,以試點地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%~70%估算采購總量,這個市場容量是非常大的。
據了解,試點的11城市藥品市場大概占了全國的20~30%。這意味著中標企業將直接獲得全國12%~21%的市場。尤其北京、上海和廣東地區,是眾所周知的醫藥大省,也是眾多國內外藥企重點關注的市場。
分析人士認為,在以往各地區的藥品招標中,企業可能會因為價格而放棄市場,但本次國家醫保局的帶量采購,絕不可能輕易放棄。
接下來,會上演怎樣的價格大戰?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附:帶量采購目錄清單
微信掃一掃